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,无数革命英烈为了人民幸福,为了民族复兴,流血牺牲,以身许党,留下震撼人心的“宣誓书”“绝命书”“请战书”“托孤书”“行军书”“两地书”“无字书”“就义书”“示儿书”“决心书”“明志书”,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,凝聚了共产党人的奉献与荣光,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,是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題教育的生动教材,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十一位英烈的感人故事之一——赵一曼的“示儿书”
趙一曼,1905年生,四川宜賓人,原名李坤泰,字淑甯。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産黨,同年11月到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。1927年9月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,次年回國,在上海、江西等地做黨的工作。
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,被派往東北發動抗日鬥爭,化名趙一曼。1932年春,趙一曼來到沈陽,在大英煙草公司和紡紗廠做女工工作。同年秋,黨又派她到哈爾濱,先任滿洲總工會秘書、組織部長,1933年10月又兼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,曾參與領導哈爾濱市電車工人罷工,取得了勝利。
1934年7月,趙一曼到黑龍江省珠河縣(今尚志縣)任中國共産黨中心縣委特派員、鐵北區委書記,領導當地群衆組織抗日武裝,開展抗日鬥爭。1935年秋出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2團政治委員後,經常率領部隊打擊日僞軍。同年11月間的一次戰鬥中,2團被日軍包圍,他們連續打退日軍6次沖鋒。在掩護大隊突圍時,趙一曼身負重傷,並于突圍後的11月22日在珠河縣春秋嶺附近一農舍養傷時被日軍發現,戰鬥中她再次負傷昏倒被俘。
面對敵人的審訊,她義正辭嚴地痛斥說:“我是中國人,日本侵略中國以來的行動,不是幾句話所能道盡的。中國人民反抗這樣的日軍難道還用得著解釋嗎?我們中國人除了抗戰外,別無出路。”他們用馬鞭子抽打她左腕的傷口,又用鞭杆狠戳她腿部傷處。但不管敵人怎樣威逼利誘,她絲毫沒有動搖。每次審訊,她總是堅決地回答敵人說:“你們不用多問了,我的主義就是抗日,正如你們的職責是以破壞抗日會逮捕我們爲目的一樣,我有我的目的,進行反滿抗日運動並宣傳其主義,就是我的目的,我的主義,我的信念。”
日軍爲了得到口供,送她進醫院治療。她在醫院裏積極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,教育爭取了看護韓勇義和看守董憲勳,幫她逃出。途中又被追捕,受到更爲殘酷的刑訊:用鐵條刺她腿上的傷口,往她的嘴裏灌汽油和辣椒水……但她堅貞不屈,始終沒有泄露黨的任何機密。經過一個月的審訊,敵人什麽也沒有得到,決定把她處死“示衆”。1936年8月2日,她在車中給兒子陳掖賢寫下一份遺書:
“甯兒!
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,實在是遺憾的事情。
母親因爲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,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。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。希望你,甯兒啊!趕快成人,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!我最親愛的孩子啊!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,就用實行來教育你。在你長大成人之後,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爲國而犧牲的!”
這封信充滿了母親對兒子的歉疚和期望,表達出爲國捐軀、雖死猶榮的堅定信念。當天,趙一曼被殺害于珠河。臨刑時,她激昂高唱《紅旗歌》,高呼“打倒日本帝國主義!”“中國共産黨萬歲!”
相關評論
評論